武邑人杨永文从开办小作坊到创立大公司走向创业路

来源:衡水新闻网  2015-11-26 09:42:03  责任编辑:刘晓莉

    每一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怀着梦想,步入创业的征途,迎接重重挑战。当一切步上轨道,蓦然回首过往足迹,在创业中曾有的迷茫,困顿中曾有的并肩,直至成熟后的理智和淡然,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正如笔者面前这个不修边幅、现年43岁的武邑人杨永文一样,岁月淬炼了他的淡定练达,而事业又使他永葆那份青春与活力。14年来,他从创业初始的小作坊电锯厂到现在配有大型机械化、办公自动化的厂房、库房,员工200多名,高级销售员4名,占地50多亩的翰达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他的事业在一天天成长,而他自己也跟着这个事业一起“长大”,在不断摸索创新的创业路上破茧成蝶、振翅高飞。毅然放弃安稳生活抓住机遇敢于转行

    “一个人的成功方式有很多,但主要的是能抓住机遇,并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努力朝一个目标前进。”这是武邑县苏家庄村村民杨永文常说的一句话。

    2001年初,杨永文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家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小作坊——电锯厂,生意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慕名而来,完全是因为他为人实诚,踏踏实实做事,不但电锯厂生意红红火火,日子也越过越好,平房换成了现在居住的楼房,汽车从面包车也变成了现在的知名小轿车。在外人眼里,不到30岁的杨永文年轻有为,完全可以充分享受这安逸生活。可他认为,“趁年轻,应该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杨永文听闻周边村的小型家具厂生意红火,利润可观。他决定也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抓住机遇,创办自己的家具厂。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后,杨永文开始做市场调研和各种准备,村民们听说后,议论纷纷,有的说:一个只会锯木头的“门外汉”,转行要办家具厂,真是天大的笑话,肯定没戏;有的甚至会说:有钱了,瞎折腾,最后会赔个精光。杨永文没有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他始终认为:“有了机遇就要抓住,自己还年轻,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认定的事情就要敢去尝试,可以在前进中不断调整,只要不停下脚步,总会比那些整天空想不干的人离成功近一步。”

    经过一番考察,2008年初,他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把积攒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资了进去,抓住机遇敢于转行,在原有电锯厂的基础上,又盖了三间平房,当厂房和库房,村边又租了一间房当门市,雇了5个会干木活儿的村民,就这样,杨永文的家具厂算是建成了。 转行路上布满荆棘三兄弟合伙办公司

    万事开头难,对于杨永文这个“门外汉”来说更难。办厂初期,杨永文就遇到了不曾想到的难题:“拿这把椅子举例,当时我们制作出来的样品根本拼不成一个椅子,不是椅子把手角度弯曲不到位,就是木板之间粘合有缝隙,成型后总有不完美之处。”半年下来,不但没有盈利,还欠着工人俩月工资,杨永文压力很大,一家老小的生活、工人们的生计问题、房租费、木料费……想到这些,杨永文暗下决心:不吃馒头争口气,不能让乡亲们看了笑话,别人能干成的事,我也能干成,不能轻言放弃。他就每天起早贪黑,四处“寻医问药”,请教周边村里的技术能人,带着工人去邻村的家具厂学习,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回去实验,几十遍、几百遍,杨永文都记不清了,每每碰到困难,就跑去请教师傅,没日没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杨永文的家具厂开始盈利,家具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都赢得了当地客户的称赞。

    家具厂的生意红火起来,慕名而来的客商越来越多,可是一次湖南客商来实地考察时,对厂子的规模、生产流水线、机械的陈旧表现出了不满,对能否按时交工提出了质疑,杨永文最终失去了这笔50万元的大订单,这让刚尝到甜头的杨永文顿时清醒过来,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安于现状。一心想把事业做大做强的杨永文,开始寻找自己家具厂的定位。他和同伴杨永春、刘建强在一次去南方进红木的时候,参观到客商的古典家具有限公司,那规模、那规模化的管理和生产一条龙式的流水线,顿时让这三个在武邑小有成就的男人觉得自己跟没见过世面一样,看着人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样品,叹为观止。回到宾馆,三个大男人,抽烟,挠头,不思茶饭,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有口气堵在喉咙处,要争回来,“咱们回去也办个公司吧。”杨永文的一句话,打破了整个房间的寂静,三个大男人,眼神相互交汇,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回家后,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共计1200多万元,跑乡进县,从选址、建厂房到进设备、招工等,三个人亲力亲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终于在2014年3月14日正式成立了武邑县翰达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就这样,杨永文、杨永春、刘建强三个人带着要把古典家具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天都在努力打拼着…… 忍受得住破茧成蝶的痛才担得起振翅高飞的美

    杨永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想要去奋斗的心。回顾自己从开办小作坊、家具厂到创立公司,遇到挫折,从来没有想过退缩,不管白昼黑夜,都是亲自监督每一个生产环节,甚至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创业这些年,杨永文什么都可以透支,唯一不能透支的就是信誉,正是这样的创业态度,也让他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赢得了客商的赞许。

    家和万事兴,谈及家人,43岁的杨永文眼眶布满泪水,自己创业14年来,他最想感谢家人的支持。他说:“当年开办家具厂,半年的时间里接不到订单,只能接到一些零散活儿,家里只剩下二十元钱的时候,一家老小从原来舒适的房子里被迫搬到不足10平方米的门市里,家人不但没有埋怨,甚至和我一起想办法解决难题……”

    “成功没有捷径,只要紧跟国家政策,抓住机遇,敢想、敢拼、敢闯,梦想终会照进现实。”忍受得住破茧成蝶的痛,才担得起振翅高飞的美,如今,杨永文和同伴创立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每个人都在努力向上,杨永文也在成长中日渐丰盈,创业路上的他收获满满、逐渐坚强,那些看似难捱的时刻恰如钻石的一个个横切面,有外人无法体会的疼痛,却也孕育着最耀眼的美丽和璀璨!

相关新闻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