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武邑新闻>>衡水武邑时政要闻>>

武邑县打好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上)

2018-07-05 15:06:11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编者按:“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武邑县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武邑县,深刻领会和积极贯彻好中央、省市委精神,科学谋划、高位推进,带领全县人民聚焦“志智双扶”,帮助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提振脱贫士气,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和能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快车道,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不返贫。自今日起,本报推出“武邑县打好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武邑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武邑县贫困面广程度深,基础薄弱难度大,产业滞后层级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县共贫困人口6.09万人。武邑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面对扶贫重任,武邑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明晰思路、高位推进,充分利用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打一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仗。该县实行“双组长”领导体制,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任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部署,建立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地。

该县制定出台了《武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武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千百万”工程实施方案》、《武邑县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产业项目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同时,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如何退四个核心问题精准发力。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等靠要懒、缺乏信心、不敢尝试……这些存在于贫困户心里的“穷根”越来越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拔掉“穷根”?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武邑县大胆转换扶贫思路,改“输血”为“造血”,寓“扶志扶智”于产业扶贫之中,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大程度激励贫困群众“卖力气”“强底气”“长志气”,彻底拔掉群众思想上的“穷根”,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邑特色的扶贫改革实践之路。2017年上半年,武邑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12.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

“感谢政府帮俺们找到符合实际的扶贫路子,让俺坐在家里就能拿到分红。”今年1月份,河北省武邑县审坡镇董屯村贫困户贾二妮先后拿到4000元收入,审坡镇14个村的276户贫困户也和她一样,先后收到了3000元光伏发电收益和1000元入股蔬菜扶贫产业园的分红。

“如果将扶贫资金发放到户,一家一户很难办成事儿。”审坡镇党委书记丁世建说,“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县里支持下,实施了光伏发电站扶贫项目,并依托合作社建起了占地220亩的蔬菜脱贫产业园,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打捆使用,使有限的资金产生了‘聚合’效应。”

今年1月15日,在审坡镇贾寺院村,村民王俊奎数着卖菜所得的一沓钞票,高兴地对记者说:“多亏镇村干部带着我建起了大棚,这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贾寺院村以前是武邑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90多户,有56个贫困户,大部分贫困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镇村干部动员贫困户发展蔬菜大棚,引导农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王俊奎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种菜的贫困户,从最初的1个棚发展到现在的6个棚,他越干越起劲儿。“几个棚都是俺自己管理,西红柿、豆角、黄瓜轮着种,每棚每年少说也能收入几万元,一年到头俺没得歇也高兴啊!”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许多像王俊奎一样的贫困户建起了大棚。如今,村里已经发展起蔬菜大棚155个,占地400亩,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贫困户也从原来的56户减少到6户。“政策再好,还要靠自己努力。往年俺家种这几亩大田,忙活一年赚不下几个钱。现在一年就能赚6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人勤地不懒,汗水能生金’,这话俺信啦。”王俊奎的话道出了许多贫困户的心声。

贾寺院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贾三虎的带领下成立了兴彪农业合作社,去年在审坡镇上建起了脱贫产业园。贾三虎说:“我们比以前更有信心拔穷根、摘穷帽,一定努力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作示范、带好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贫困的症结在于群众缺乏信心和斗志。”武邑县扶贫办主任张世华说,有些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首先得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志气,“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身动起来,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张静 张保卫)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