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武邑新闻

河北武邑县:脱贫攻坚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2021-04-19 17:25:20 来源:网信武邑微信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

2016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向贫困发起了总攻,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啃下一个又一个坚中之坚。

五年来,全县2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06万贫困人口实现动态清零,综合贫困发生率由10%下降到0;

五年来,全县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3378元,提升到12488元,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率达270%;

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强化精准扶贫资金支持,解决了“无钱办事”的困扰;

......

通过五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武邑县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2018年9月,河北省政府宣告武邑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彻底摘掉“国贫县”的帽子。今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武邑县委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经得起历史、经得住实践检验的脱贫攻坚合格答卷。

尽锐出战 凝聚强大合力

工作之初,武邑县委、县政府就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号工程”来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和高度,奏响“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主旋律。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必须举全县之力,打一场消灭贫困的‘歼灭战’。”县委书记刘勇表示。

武邑县尽锐出战,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双指挥长”的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四梁八柱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是优先研究、优先推进、优先保障,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提出“两年攻坚脱贫、三年巩固提升”两步走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打造了一套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可落实的政策支撑体系。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县级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人包联1个乡镇、2个贫困村、10个及以上非贫困村、2个贫困户,常态化开展“五个一”“十个一”集中帮扶活动,逐村逐户与贫困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政策、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解决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面对脱贫的繁重任务,他们坚持“结合村情、根据情况、因村选派”,226名第一书记和452名驻村工作队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1100多名帮扶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协作扶贫大格局。

全县党员干部不分职务高低、年龄长幼,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的磨破脚皮,披星戴月,开展摸底调查;有的磨破嘴皮,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有的磨破手皮,任劳任怨,帮助贫困户修缮庭院、整治环境……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打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生力军。

着眼“精准” 尽显“绣花功夫”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下好“精准”棋。

围绕扶持谁?怎样扶?如何退?武邑县把“精准”二字贯穿扶贫工作始终,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退出”,串联起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下足了“绣花功夫”。

扶持谁?精准识别是前提。为了摸清贫困人口底数,武邑县严格按照“六不评”标准,通过组织培训、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建档立卡六步工作法开展精准识别,逐村逐户逐人调查摸底,做到县不漏村、村不不漏户、户不漏人。为找准“穷根”,经常深入贫困户中聊家常,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困难,深入分析致贫原因。

怎样扶?“对症下药”是关键。在广泛走访调研和与广泛沟通中,武邑县牢牢抓住“产业覆盖面、群众参与度”两大关键环节,以县、乡、村、户四级产业平台为基础,构建了“1+X+1”产业扶贫机制,推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全县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3378元提升到12488元,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率达270%。

如何退?精准退出是最终目标。武邑县着眼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研究制定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以实事求是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等形式,深入开展退出核查,力求脱贫结果公开透明、公正客观。

创新机制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武邑县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战役和底线性任务,按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的原则,从民生小处着手,精准施策定向发力。

基本医疗方面,武邑县在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基础上,推进商业补充保险等四重保障,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10%。2016年以来,累计4083人次享受商业保险政策,共计报销医药费192.97万元。同时结合县域实际,把保险全额补助人群省市规定的5类增加到7类,将慢性病种省定22种、市定32种增加到45种,将贫困人口报销封顶线从30万提高到50万,解决了“大病看不起、花钱心没底、小病拖大病”的问题。

教育扶贫方面,探索构建政、企、银、社“四力合一”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开辟政府资助、助学贷款、泛海助学、企业家教育扶贫基金等途径,将省外大学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等五种不在上级政策保障范围的贫困生全部纳入保障。2016年以来,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9545人次,扶持资金1563万元。

住房安全方面,武邑县对83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62户低保户、528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住房进行危险等级鉴定,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改造,确保无一人住危房。

安全饮水方面,积极开展水源置换工程,全县226个贫困村实现了集中供水,28万农村人口饮用上安全长江水,千年之久的高氟水问题一去不复返。

做强产业 打造扶贫品牌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为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武邑县积极在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构建了“1+X+1”产业扶贫机制。一是建立光伏扶贫项目对贫困村户双覆盖的普惠扶贫产业机制。通过建设集中式光伏项目、村级电站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村集体电站项目等“四种形式”,连续带动贫困户20年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推动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二是组织贫困户至少再参与一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创新实施“电商+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生态旅游+扶贫”等6种产业扶贫模式,打造11个带动百户以上的规模扶贫产业平台和36个小型平台,实现对贫困户光伏+产业项目双重全覆盖,确保了每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达到4000元以上。三是确保扶贫资金全部以股金、资本金等形式实现股份合作。所有贫困户既是股东,又通过投资、劳动、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产业项目,成为“分股金、挣薪金、拿租金(地租)”的“三金”农民,提高了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武邑县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农业产业园+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带土地、带劳动力、带资金加入合作社,由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发展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模式。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专家指导帮助下,该合作社通过现代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稀有的红梨品种--武邑红梨。2018年8月20日,在“中国•武邑首届红梨文化节”当天,武邑红梨以每个60元的价格卖出了1万多个。目前,武邑红梨种植面积已突破5万亩,亩均产值1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02个贫困村、81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武邑县高标准建成鑫鼎农业院士工作站、河北梨产业基础研究院等6家农业科研机构和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出黄口大枣、冠扬羊肉、绿色无公害韭菜等60多个高端安全食品品牌。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创造了好产品,卖出了好价格,带来了高回报。

帮助就业 激发内生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武邑县重点依托硬木雕刻、金属橱柜两大传统特色产业,加速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优先安置贫困家庭青壮劳动力就业。硬木雕刻产业拉动860余户、金属橱柜产业拉动580余户贫困户的劳动力就业。

为让贫困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武邑县引导当地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就业扶贫工坊”,通过“企业+扶贫工坊+贫困户”的形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重点发展箱包生产、麻唐布鞋等特色“扶贫工坊”17个,带动400余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针对劳动力较弱人群,武邑县开发设立治安巡逻、秸秆禁烧、卫生保洁、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劳动提高收入,有效扭转“等、靠、要”等精神上的“软骨症”现象。目前,共设立生态护林员50名、扶贫专岗84名、光伏公益性岗位1763个。

为让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脱贫技术,武邑县先后开展农村电商、手工雕刻、家政服务、健康护理等各类培训活动。深入开展“送信息下乡、送技能入户、送岗位到人”活动,通过对接劳务市场、用人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单位,2020年疫情期间,定期向贫困劳动力或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推送就业岗位500人次。

脱贫攻坚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武邑县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佳兴工程橡胶、鼎好建筑装饰等31家企业积极参与,累计捐款85.6万元,不仅为1200多名贫困学子提供帮助,还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同时,武邑春晖义工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20余家社会团体开展义诊、公益救助、慰问演出等活动130余次,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局面。

发展电商 助力消费扶贫

2016年,武邑县在深入分析县情、客观研判形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林下生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通过与京东集团的对接合作,打造武邑京东扶贫“跑步鸡”项目,构建“政府引平台、平台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一引双联”电商扶贫新模式。

京东集团为每户贫困户提供免息贷款和鸡苗,帮助合作社进行养殖管理。每只鸡每天大约跑1万步,跑到100万步后出栏。京东按约定价格回收,并在线上销售。“跑步鸡”肉质鲜美,质量可追溯,销售火爆,很快就成为京东生鲜主打的高端产品。“跑步鸡”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不仅入编《2018年产业扶贫案例选编》十大案例首例,还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20年度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跑步鸡”项目的成功,凸显了电子商务在产业扶贫中的强大力量。武邑县顺势而为,加快农村电商普及化、规模化,投资建设电商创业孵化中心,为农村电商初创企业和贫困群众提供政策支持、免费培训等服务,让群众学会到“云上”做买卖。

依托产业,借力电商,武邑县大力发展消费扶贫,与京东、天猫、中国扶贫网等电商合作,打造“特色馆”“品牌店”等100多个电商平台,把扶贫产品纳入平台线上销售。为顺应“电商+直播”新趋势,搭建淘宝、快手、抖音等3个网络直播平台,建成5个高标准实体直播间,采取“县长带货”“抗疫英雄代言”等形式,推动农产品在线销售。积极帮助扶贫企业申报扶贫产品入驻国家“扶贫832”销售平台,目前,共有23家企业的260个农产品纳入扶贫产品目录。

创新机制 打造返贫防线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扶贫。

脱贫“摘帽”后,武邑县把精准防贫机制提上日程,提出“未贫先防”理念,抓住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关键因素,针对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机制,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从源头上筑起发生贫困的“截流闸”和“拦水坝”。

为筑牢贫困发生防线,武邑县创新构建信息化精准防贫预警机制,依托县“云上武邑”系统,融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共享的精准防贫预警大数据管理平台,做到数据详实、程序严谨、运行顺畅。

对筛查出的救助对象,建立防贫台账,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政策相衔接,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措施。待致贫因素消失且收入持续稳定后,按照村评定、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评估退出救助范围。

五年来,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带着33万武邑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期许,武邑县委、县政府精准发力、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武邑县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奋发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学峰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